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林典馳 實習生林綺蓓 深圳報道
2025年4月22日,比亞迪第四艘專業新能源汽車運輸船“BYD SHENZHEN”號在江蘇儀征正式交付。
根據官方介紹,這艘以“深圳”命名的巨輪,是目前已知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汽車滾裝船,該船長219.9米,擁有9200個標準裝載車位,搭載LNG雙燃料動力、智能節能系統等技術,成為綠色航運的標桿。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俊保在啟航儀式上表示:“這艘船不僅是運輸工具,更是連接中國智造與世界市場的‘海上橋梁’。”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的全球化步伐持續加速。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滾裝船已累計運輸超2.5萬輛新能源汽車至全球各地。
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400多個城市。其產品矩陣——從電動乘用車到商用巴士,從儲能系統到新能源船舶——正以“全產業鏈輸出”模式,重塑全球交通能源格局。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海外銷量20.6萬輛,同比增長約110%,3月單月海外銷量達72723輛。在巴西,比亞迪憑借宋Pro、海鷗等車型成為“2024年增長最快品牌”;新加坡市場以6191輛注冊量首次超越豐田、特斯拉,成為當地最暢銷汽車品牌。
比亞迪的國際化不僅依賴規模,更以技術創新為內核,“技術出海”讓比亞迪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了技術優勢。刀片電池、e平臺3.0等技術,為海外市場提供了高安全、長續航的產品保障;而“BYD SHENZHEN”號采用的LNG動力、減阻防污漆等技術,則展現了比亞迪在綠色物流領域的全鏈布局。
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滾裝船向海外運載超過25000臺新能源汽車。這種“從電池到船艙”的全鏈把控,有效抵御了外部風險。
“BYD SHENZHEN”號的啟航,是中國高水平開放政策的揚帆。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當下,中國以“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姿態,推動企業從跟跑到領跑,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確定性。與此同時,比亞迪等企業以技術創新反哺開放生態,推動國際標準接軌,形成“政策—產業—技術”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