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周妙妙 深圳報道
4月24日,記者獲悉,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金融監管局監管的銀行業總資產達13.87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9.79萬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0.21萬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其監管的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639.72億元,同比增長4.40%。
其中,制造業貸款實現提量降價。3月末余額達1.62萬億元,同比增長5.05%;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9830.71億元,同比增長4.07%,占比超六成。一季度新發放制造業貸款融資成本2.57%,較去年同期下降79個BP。
已簽署11只股權投資基金合作意向協議 規模達570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深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科技型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同比分別增長6.66%、7.23%和15.18%。
并且上述領域的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源正涌向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領域。
在科技金融領域,深圳圍繞科技企業并購、知識產權金融、AIC股權投資等領域探索相關試點工作。譬如,深圳以科技支行為載體,在科技企業并購、研發和人才激勵等方面開展科技金融業務試點探索。截至3月末,今年各試點機構已向85家科技型企業試點業務發放貸款,貸款金額為39.83億元。
同時,深圳加快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2025年已發布深圳市知識產權保險產品清單,覆蓋專利、商標、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類別,涉及6家保險機構的81款特色產品;并已依托深港合作機制,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落地全省首單跨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
此外,深圳推動AIC股權投資試點落地,聯合深圳市委金融辦搭建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各方進行項目對接,目前深圳已簽署11只股權投資基金合作意向協議,意向落地基金規模達570億元。
在保險領域,深圳金融監管局配合市科創局印發《深圳市科技創新種子基金風險補償保險保費補貼項目管理辦法》,探索科技保險共保體模式。
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接近3萬億元
報告期末的數據顯示,深圳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量價險”表現都有所提升。
在“量”上,深圳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趨于3萬億元,達2.93萬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1萬億元,同比增長7.3%,連續五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余額4108.32億元,同比增長15.80%。快速增長的背后是監管推動深圳銀行業有序實施無還本續貸政策擴圍延期,例如推動銀行機構修訂續貸管理制度,加大續貸投放力度,做好“應續盡續”;將盡職免責與無還本續貸政策實施有機結合,要求銀行落實落細普惠信貸盡職免責工作要求等。
“量”的結構方面,戰新產業、專精特新小微企業貸款步入增長的“快車道”。截至3月末,深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809.23億元,同比增長35.62%;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貸款2497.03億元,同比增長33.64%;民營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8.09%。
在“價”上,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在“險”上,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1.50%,比各項貸款不良率低0.10個百分點,維持在較低水平。
據悉,深圳金融監管局成立了小微金融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開展普惠金融工作,年初明確考核任務;年中按月監測、按季通報,年末開展小微金融監管評價,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督導機制,推動銀行建立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監管評價的“診斷儀”和“指揮棒”作用,將小微企業金融評價作為創業擔保貸經辦銀行遴選條件,加大評價結果運用。
同時,深圳金融監管局也通過完善普惠金融非現場監測報表體系,加強貸款行業、結構分析,跟蹤監測數據變化情況,引導銀行持續優化普惠信貸結構;并推動財政金融政策有效協同。
發力場景化 “園區貸”授信金額破百億元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量價險”表現提升,也與深圳推動普惠金融場景化有關。
據悉,深圳金融監管局將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作為重要抓手,以“園區貸”業務為切入口,推動金融服務精準對接。
同時,深圳“園區貸”授信金額破百億元,達115.38億元,發放貸款65.38億元,平均貸款利率3.50%。該業務是指向產業園區內中小微企業提供的無抵押信貸產品。去年7月,深圳金融監管局與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曾印發《關于大力推動“園區貸”的工作方案》。3月初,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許云飛曾在營商環境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將在全市園區推行“園區貸”。
作為一款純信用貸款,“園區貸”的風控邏輯在于,在產業園區、銀行、擔保機構多方協同下,銀行能依托產業園區方依法依規運用入駐企業的房租、水、電、燃氣繳納等多維數據,為企業精準畫像,量身打造增信服務。
業內人士稱,這有助于銀行實現低成本、低風險批量獲客,推動“貸早貸小”;能夠發揮擔保機構融資增信作用,構建多元化風險分擔機制;也有助于提升園區承租率和承租質量;通過發揮政府牽頭組織和服務保障作用,以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為抓手加快構建良好創新生態。
推動“園區+”金融服務之外,深圳還將聚焦“20+8”產業集群、供應鏈、外貿、民生消費、專業市場、新業態、特殊群體等細分場景,細化服務措施,設計適配產品,提供精準化服務。
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方面,去年10月以來,該局聯合深圳市發展改革委迅速建立深圳市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成立市區兩級工作專班,推動機制高效運轉,及時調度協調解決問題。截至3月末,全市累計走訪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等)31萬戶,新增授信4929億元,新發放貸款3771億元,平均利率3.32%。
例如,在外貿領域,深圳啟動了“跨境電商保”試點。目前,跨境電商境內采購應付賬款保證保險產品已上架,轄內6家保險機構組成共保體,主動對接深圳跨境電商陽光化企業“白名單”。同時,協同市商務局在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設立“外貿金融超市”,推動200余款產品上線;繼續實施出口信用保險“大統保”,推動出口信用保險實現深圳市中小外貿企業全覆蓋,2024年服務小微企業突破2.2萬家,支持深圳市企業出口909.1億美元,同比增長 27.5%。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外貿企業貸款達1.1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