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 上海報道
在大資管行業,有一項業務對個人投資者來說鮮有接觸,但卻是資管行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這就是托管業務。銀行的托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作為托管人接受投資人的委托,安全保管委托投資資產,履行賬戶管理、指令管理和交易監督等相關職責的一項業務。
托管對于大資管領域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具有確保資金安全、正確交割、監督投資等重要功能。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花旗投資人服務業務全球負責人Chris Cox特別指出:“眼下客戶正面對日益復雜的運營環境,包括成本壓力、不斷變化的法規和市場不確定性。花旗憑借其全球網絡優勢來支持客戶應對變化,為客戶打通關鍵點并提供實時洞察分析,以支持他們的業務和訴求。”
從托管規模(AUC)來看,花旗銀行是目前全球第四大托管銀行,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花旗的托管和行政管理資產為2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
對于這一“神秘”業務,記者近期專訪了花旗投資人服務業務中國負責人陳熙,請他來介紹花旗銀行在托管領域的業務發展情況和對托管行業發展的最新觀點。
“皇冠上的明珠”
21世紀:請簡單介紹一下花旗銀行的托管業務。
陳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托管機構之一,花旗投資人服務業務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交易前和交易后的平臺和服務。花旗的客戶覆蓋了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資產持有機構,包括主權財富基金、中央銀行、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等。
全球10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有7家是由花旗提供服務的,花旗也服務著全球100強金融機構中的65家 。其中許多客戶已經與花旗合作長達幾十年。花旗投資人服務業務包括了托管服務、基金服務和執行服務,這些業務部門共同為花旗全球客戶提供極具吸引力的服務,包括證券托管和保管、基金行政管理和ETF服務、證券借貸以及外匯解決方案等。
花旗集團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花旗的托管和行政管理資產為2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具體到其托管業務,截止于2024年第三季度,花旗作為直接托管銀行,全球排名第一。目前,花旗在全球63個市場設有其自營的托管網絡,這是任何其他金融機構都無法比擬的。
總體而言,花旗為100多個市場的全球和當地客戶提供投資人服務,目前其總的資產托管和行政管理規模全球排名第四。
21世紀:具體在組織架構上,花旗銀行如何設置業務板塊?
陳熙:花旗的投資人服務業務(Investor Services)是花旗金融服務業務板塊(Citi Services)的一部分。花旗金融服務業務板塊被譽為其公司業務的“皇冠上的明珠”,是花旗五大相互關聯的業務板塊之一,另外四大業務板塊分別為金融市場業務(Markets)、銀行業務(Banking)、財富管理業務(Wealth Management)以及美國個人銀行業務(US Personal Banking)。
從財務數據來看,“皇冠上的明珠”稱號對花旗金融服務業務板塊來說確實是當之無愧的。2024年,金融服務業務板塊的收益創下歷史新高,收入約為196.5億美元,同比增長 9%。
花旗金融服務業務板塊(Citi Services)擁有五條業務線,其中包括投資人服務業務(Investor Services),發行人服務業務(Issuer Services)、支付業務(Payments)、流動性管理服務業務(Liquidity Management Services),以及貿易融資服務業務(Trade and Working Capital Solutions)。這些業務部門每天總共處理約5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協助企業資金進行跨貨幣、跨資產類別、和跨境流動。
2024年全年,投資人服務業務和發行人服務業務(之前統稱為證券服務業務)的收入約為 51.2億美元,同比增長17%。這占全年金融服務業務板塊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21世紀:花旗中國在托管方面主要有哪些業務?
陳熙:在向客戶提供投資人服務方面,花旗運用其全球網絡優勢來滿足他們在整個投資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在實踐中,這包括投資證券的托管、交收和結算、公司行為和稅務服務等。
在中國,花旗的托管業務主要滿足客戶的跨境需求,即“引進來”和“走出去”,促進國際市場和中國國內市場間的資金流動。憑借花旗的全球影響力,境外的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各種國內資產類別,包括 中國A股、銀行間債券、期貨市場等。
花旗在這一業務上起步較早,在2003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剛出現就開始布局。花旗是首批引入 QFII 托管業務的金融機構之一。此外,憑借其全球網絡優勢,花旗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為國內機構投資者提供全球投資機會。這些投資主要流向國際成熟市場,以及一些發展中的新興市場。
花旗的全球網絡與我們深入的本地智慧和市場洞察相輔相成,由此來幫助客戶全面了解當地法規和市場發展,以及對其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有何影響等。
全球最大的自營托管網絡
21世紀:對于客戶來說,在選擇托管機構時,更關注哪些要素?
陳熙:對于大型投資機構來說,尤其是主權投資機構、全球資管公司等,最關注的因素是全球網絡的建設。花旗運營著全球最大的自營托管網絡,協助全球投資機構投資于所有的全球資產類別。花旗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綜合而有吸引力的服務。除了資產服務、托管和基金服務外,我們還將這些產品和服務與證券借貸專業知識和外匯能力結合在一起,為客戶在其業務的多個領域帶來價值。證券借貸以及外匯業務一般在中資銀行內屬于金融市場業務,而在花旗這兩者與花旗投資人服務部門相結合,共同為全球客戶提供支持。
其次是獨立的統一支持系統。全球不同市場有不同托管模式,比如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等市場實行一級托管制度,即實名制開戶。而美國、日本等市場則實行多級托管制度,即由機構作為中介與結算公司結算資金和證券。對此,花旗自建了統一的全球托管平臺(Platform),這一平臺采用全球統一標準,可以支持不同市場的金融基礎設施,為客戶匹配不同的交易、結算等流程,并為其提供當地市場法規、稅收框架等增值服務。
第三是能夠幫助客戶降低成本。對于全球機構投資者來說,在不同的地區與不同的托管機構合作會提高其服務供應商的維護成本,而全球化的托管網絡使得客戶獲得統一和整合性的證券交易后支持,從而降低成本。此外,對于客戶而言可以更好的管理風險。基于獨立且統一的托管網絡,花旗在風險方面更加可控;對于客戶而言,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可以大大減少客戶的對手方(Counterparty Risk)風險。
最后是靈活的內部協調。大型跨國公司或全球機構投資者不僅需要證券托管服務,它們還需要外匯對沖、交易服務、資本市場引入、融資和現金管理等服務。花旗作為一家全球綜合性的銀行,一直堅持“One Citi”理念,各個業務圍繞客戶的需求密切合作,可以滿足客戶所有的需求,甚至更多,以便更全面地為客戶提供服務。
21世紀:托管業務的潛在風險點有哪些?
陳熙:風險管理對任何企業都至關重要。首先,從運營托管業務的角度來看,風險特別是政策風險很關鍵,所以花旗自身以及我們需要幫助客戶對當地市場的法律及法規有充分的了解。
其次,管理流動性風險勢在必行,因為托管銀行需要確保充足的資金流動性來及時完成客戶的證券交收結算,并且滿足客戶證券結算時可能需要的提供短期資金借貸。
第三,信用風險需要強大的風控合規流程來確保托管業務符合監管以及銀行的風險偏好。此外,對每位上線客戶的KYC盡調也至關重要。
最后,控制運營風險必不可少,確保運營操作的準確無誤是托管銀行服務的基石,也是贏得客戶信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