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金融機構共收到1740張罰單,同比減少45.13%,合計被罰沒金額6.26億元,同比略增3.64%。一季度以1月處罰力度最大,2月、3月罰單數量和罰沒金額較1月有所回落。
一、一季度不同類型機構處罰情況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今年一季度開出的罰單數量和罰沒金額均少于去年同期,其中罰單數量同比減少54.3%,罰沒金額同比減少21.47%。
央行的處罰力度則明顯加大,今年一季度開出360張罰單,同比增加50%,合計罰沒金額1.86億元,同比增加121.42%。重點處罰違反反洗錢法、違反賬戶管理規定、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違規等。
從月度分布來看,1月份為處罰小高峰,此后2月、3月罰單數量和罰沒金額有所回落。
今年一季度銀行收到1070張罰單,合計被罰沒4.58億,保險公司收到500張罰單,合計被罰沒9366.75萬元。券商收到61張罰單。
二、一季度1000萬元以上大額罰單
一季度有9張罰單罰沒金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4張為央行給銀行開出的罰單,3張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及其派出機構所開,2張罰單為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所開。
銀行收到的大罰單均涉及違反反洗錢法、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違反賬戶管理規定、占壓財政存款或者資金等。此外,被處罰的違規行為還包括妨礙監管工作。
三、一季度金融合規典型案例
1、一季度4家江蘇農商行因債券投資違規被罰
一季度有4家江蘇農商行因債券投資違規被處罰,分別為江蘇贛榆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儀征農村商業銀行、江蘇興化農村商業銀行、江蘇灌南農村商業銀行。
其中江蘇儀征農村商業銀行主要違法違規行為包括超資質投資債券、對已核銷貸款追償不到位,被處罰款80萬元,時任江蘇儀征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闞正香因超資質投資債券被警告。
江蘇興化農村商業銀行同樣因“超資質投資債券、對已核銷貸款追償不到位”被處罰,被處罰款75萬元,時任江蘇興化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曹文銘因超資質投資債券被罰款6萬元。
江蘇灌南農村商業銀行因違規開展債券投資業務被罰款30萬元,時任江蘇灌南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高中明作為相關責任人被罰款6萬元。
同樣涉及違規開展債券投資業務的還有江蘇贛榆農村商業銀行,時任江蘇贛榆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婷婷作為相關責任人被警告并處罰款5萬元。
2、渤海證券因員工“飛單”被罰,2025年行業首例!
渤海證券北京廣順北大街證券營業部因未能及時發現員工私自銷售私募產品、未按內部制度對員工違規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進行追責而被罰,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認為上述違規行為反映出該營業部在從業人員管理方面合規有效性不足,存在合規風險隱患,因此對該營業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金融機構員工私下向客戶推薦非所屬機構發行或代理的其他第三方機構產品的行為被稱為“飛單”,“飛單”對于投資者而言風險較大,這些非機構代銷、非正規渠道的金融產品往往缺乏有效的監管和保障,產品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收益的穩定性都難以得到保證。
四、一季度金融合規特點
1、央行重拳出擊,信用信息相關處罰大增近43.59%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涉及信用信息的罰單有56張,同比增加43.59%,合計罰沒金額1.32億元。其中處罰最多的是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此外還包括未準確、完整、及時報送個人信用信息,以及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等。
按照央行發布的《征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征信機構采集個人信用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并且明確告知信息主體采集信用信息的目的。依照法律法規公開的信息除外。
近年來,國家對金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金融監管機構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也不斷加大。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去年末印發的《銀行保險機構數據安全管理辦法》 包含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多項措施,提到應按照“明確告知、授權同意”的原則處理個人信息,按照金融業務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收集個人信息。共享和向外部提供個人信息,應履行個人告知及取得同意的義務等。
2、劍指投行亂象,券商投行業務成一季度處罰焦點
一季度投行業務依然為券商被處罰的重點領域,據不完全統計,有20張罰單涉及投行業務相關違規行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5%。
具體違規行為包括提供保薦承銷服務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質控/內核核查把關不嚴、內控流程不規范、項目盡職調查不到位、部分項目收費不規范等。尤其3月28日證監會一口氣發布9張罰單,處罰6家券商、8位高管,劍指投行亂象。
五、金融機構處罰排名
罰沒金額最多的非銀機構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交銀理財罰沒金額排第二,東吳證券罰沒金額排第三。
(本文數據支持方為企業預警通,統計口徑為披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