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鞏兆恩 廣州報道
4月10日,長安汽車披露財報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21億元,同比下降35.37%。
具體來看,作為長安新能源轉型中的重要組成,旗下兩大自主新能源品牌深藍汽車與阿維塔科技仍處于虧損之中,而市面上普遍“失血”的合資業務,長安反而表現良好,財報顯示合資公司長安福特依舊有較好的盈利表現。
財報發布同期,長安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長安汽車總裁王俊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變動,辭去第九屆董事會董事、戰略與投資委員會召集人職務,且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今年年初,王俊升任長安汽車母公司兵裝集團的副總經理,此次在長安汽車內部的職務變化,有外界猜測與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的業務重組相關。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重組進行時,長安的營收、銷量、利潤與新能源品牌影響力,每一項因素都將成為其在重組過程中拿到主動權的關鍵。
在長安汽車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就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整合事宜回應表示,相關方案已經基本完成。
“汽車央企的戰略重組,是為了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這與長安的發展目標是契合的。”朱華榮表示,相關重組不會影響長安既定的任何的發展戰略,包括長安既有的品牌和技術規劃以及全球化戰略規劃等。
全年增收不增利,新能源與海外市場成拉動關鍵
2024年,長安汽車全年銷量達268.4萬輛,同比增長5.1%,連續五年實現正增長,創下了近七年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3.5萬輛,同比增長52.8%。
財報顯示,2024年長安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報告期內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為588.95億元。
長安汽車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方面,銷售規模快速提升,月度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滲透率穩步提升。
盡管公司銷量有所增長,但盈利壓力依然較大。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下,車企盈利空間普遍受到擠壓。2024年,長安汽車凈利潤同比下降35.37%,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降32%。
旗下的兩大自主新能源品牌深藍汽車與阿維塔科技仍處于虧損之中。前者在過去一年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72.25億元,凈利潤為-15.72億元。深藍汽車CEO鄧承浩此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月銷超3萬輛即可盈利”,2024年年底深藍宣布連續數月達到這一盈利平衡點,并立下要成為國有新能源品牌首個盈利案例,但全年來看,深藍2024年仍處于虧損中;后者阿維塔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53.48億元,凈利潤為-40.18億元。
長安汽車表示,報告期內,深藍汽車因產品結構改善、銷量提升,同時公司積極推進降本增效等原因,利潤虧損同比減少;阿維塔因新品上市及產品煥新,銷量增加,產品效益逐步改善,但為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在產品研發、品牌推廣、渠道建設等方面持續保持高投入,導致虧損。
就國內整體市場來看,2024年自主品牌份額突破六成,自主合資易位,過往傳統汽車集團中的“利潤奶牛”不再,開始“失血”。但在長安內部,合資品牌長安福特仍對利潤做出貢獻。財報顯示,2024年長安福特實現營業收入483.06億元,凈利潤為20.9億元。長安方面表示,長安福特因出口增加拉動,同時固定費用節支,帶來總體效益提升。
在“海納百川”的全球化戰略下,長安汽車2024年海外銷量達到53.6萬輛,同比增長49.6%,出海業務成為銷量與利潤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4月11日,長安汽車公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億~1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1.58億元增長12.26%~20.89%。
海外的增量增利成為重要推動因素之一。公司稱,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優化,新能源效益改善,海外實現增量增利,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穩中有進。
2025年,長安汽車表示將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秉承“增存量、搶增量”的原則,投放多款全新及改款產品,其中全新新能源產品7款,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同時,公司還將繼續夯實燃油車產品基盤。
重組進行時,王俊離任
同日,長安汽車宣布了總裁王俊離任的消息。
公告稱,董事會收到董事王俊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王俊因工作變動,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戰略與投資委員會召集人職務。王俊辭職不會影響公司董事會工作的正常運行,且王俊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王俊在長安汽車供職期間,曾歷任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產品策劃處處長、銷售公司總經理、總裁助理、執行副總裁以及黨委副書記等多項職務;2020年10月,王俊任長安汽車總裁,并在2023年7月到 2025年4月期間正式擔任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和非獨立董事。
在正式卸任總裁一職前,今年初王俊上調兵裝集團的消息已經正式宣布。據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官網信息,王俊已于1月升任兵裝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由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是長安汽車的上級單位,因此,王俊此次的職務變動被外界普遍定義為升遷。
王俊走后,目前,長安汽車總裁這一職位尚未官宣繼任者,在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重組的特殊節點,長安汽車總裁一職成為懸念。據業內人士預測,長安汽車的“三號人物”——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譚本宏,曾主導過技術研究院,并負責過營銷和品牌,接替該職的希望最大,也是最熱門的人選。
在長安汽車等待新總裁的時候,其董事長朱華榮是否續約的問題也存在疑問。近兩年來,多家中國汽車集團60后“掌門人”陸續退休,1965年出生的朱華榮也同樣面臨該問題。
長安汽車在財報中明確指出,朱華榮現年59歲,任期為2020年6月22日至2026年7月27日,這意味著距離朱華榮“一把手”交棒還有約一年的時間,在東風長安重組推進的這一關鍵階段,朱華榮還將繼續為長安服務。今年3月底,華為引望發生工商變更,朱華榮出任引望副董事長。
目前,長安汽車尚未明確王俊的職務變化是否與重組有關,但在雙方重組的關鍵時期,涉及管理層的調整,或將更加嚴謹,也更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