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魏彤 廣州報道
4月11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廣州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廣州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市管)王小華介紹了《廣州市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下稱“廣州服務消費23條”)相關情況。據介紹,“廣州服務消費23條”提出了23條具體舉措、107項工作任務,涉及商務、文廣旅、體育、衛健、教育、民政等多個領域。
王小華表示,服務消費有助于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有助于推動產業數智化、綠色化升級,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美食不僅是生活的必需,更是文化的傳承與城市活力的象征。餐飲業作為永恒的朝陽產業,不僅緊密關聯著經濟發展與就業保障,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廣州服務消費23條”也將餐飲業作為第一要務。
廣州作為擁有“中華美食之都”與“國際美食之都”雙料稱號的城市,也是全國唯一加入“世界美食城市聯盟”的城市,餐飲業發展勢頭強勁,2024年全市餐飲營業額超千億元,增速位居全國一線城市之首,充分彰顯了其在餐飲領域的領先地位。
廣州的餐飲文化博采眾長,豐富多元,全市餐飲門店超過24萬家,其中粵菜門店數量全國第一,同時國內各大菜系及各國特色菜肴也在廣州蓬勃發展,與這座城市包容開放、生猛鮮活的特質高度契合。
王小華表示,要充分發揮粵菜大本營的優勢,深入挖掘早茶、夜宵等廣州特色餐飲文化,豐富美食品鑒、非遺傳承、文化融合等粵菜消費場景,致力于打造世界粵菜文化體驗中心。
同時,圍繞“5+2+4”國際知名商圈體系,結合“羊城消費新八景”系列活動,加快培育建設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Young城Yeah市先行區等地標美食名地,吸引更多中外知名餐飲品牌設立總部、首店、旗艦店,打造一江兩岸美食長廊,進一步擦亮廣州的美食名片。
此外,廣州還將開展“食在廣州”評價認證工作,發布品牌榜單,加強名店名廚名菜名點的培育和推廣,發布美食旅游精品路線,讓更多消費者能夠深度體驗廣州的美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37屆廣交會期間,廣州將舉辦廣交會歷史上首個城市美食文化活動——“食在廣州”嘉年華,薈萃手作點心、廣府非遺、國潮巡演,讓廣大客商在展館即可一站式領略廣州“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王小華表示,下一步,廣州將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大力推進服務消費。打造世界粵菜文化體驗中心,培育建設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打造一江兩岸美食長廊。建設國際演藝消費中心,培育“廣州首演”品牌。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優化旅游發展空間布局。打造國際賽事中心,聯動港澳協同創辦國際性賽事或城市聯賽。強化數字賦能,打造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智慧景區等消費新場景。
積極舉辦消費活動,圍繞“羊城消費新八景”,推出“廣交匯”“同船渡”“次元站”“美食城”“好汗場”“時尚圈”等主題消費活動,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鼓勵各區和市場主體開展嘉年華、美食節、音樂周、動漫節、特色賽事等各類活動,加大“廣州服務”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品牌影響力。
用好用足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政策,持續深化電信、教育、養老、醫療、健康等服務業放寬市場準入,建設南沙養老機構跨境養老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打造跨境養老服務品牌。
“廣州將持續優化服務消費供給,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對接全球資源,形成供給優化、場景多元、環境友好的消費新格局,為全國服務消費升級提供‘廣州樣本’。”王小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