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馬嘉璐 廣州報道
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企業正在崛起為引領地區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與此同時,產業鏈協同也成為影響地方招商引資和企業選址的重要因素。
如何通過科技服務為科技型企業培育發展沃土?近日,廣州科技金融集團(以下簡稱“科金集團”)副總經理李陽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科技服務業的業務邏輯轉變和運營模式再造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數據等要素的價值,提升各類資源匹配的精準性和使用效率,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持。他透露,科金集團建設的廣州產業創新生態云平臺項目,已匯聚了超1.6億條產業類/企業類/科創類大數據資產,為科技型企業和政府部門等關鍵主體提供覆蓋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持續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全產業鏈價值協同。
科金集團建設的廣州產業創新生態云平臺已獲得廣東省數據資產登記憑證,并在廣州數據交易所掛牌上架。
科技服務要主動為企業做整體規劃
南方財經:科技服務業如何適應科技飛速發展的新常態?
李陽:前沿科技走向市場,很多都得益于中小民營企業和初創企業,他們更多地聚焦于創新成果的轉化和產品化,創新動力很強。與此同時,他們仍然迫切需要資金、政策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
現階段,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邏輯已經改變,企業發展還受制于產業鏈共同進化,受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和經濟發展戰略的雙向驅動??萍夹推髽I的市場競爭向產業鏈之間的角逐升級,許多領先企業尋求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與協同,以期發揮產業各環節的競爭優勢,實現共贏。地方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門在開展企業培育、投資招商的工作中,也從單一項目模式升級到產業鏈整體規劃布局,從對單個項目的價值判斷提升到對產業鏈綜合賦能的判斷決策。
面對這些變化,科技服務業需要解決以往存在的專業化和市場化程度低、科技資源碎片化、服務資源錯配等問題,回應產業協同、上下游價值共創等更高訴求。作為新型企業和產業服務平臺,我們思考的是,要通過市場化方式將分散的資源連接在一起,形成為企業生命周期全流程服務的閉環,以用戶為中心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一站式、全方位、多層次地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支持。
南方財經:在科技服務幫助科技型企業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這方面,有哪些具體案例?
李陽:對于大多數科創企業來說,信息不對稱主要表現在融資信息、政策信息等方面。
我們曾經服務過的一家科技型企業,在廣州落地之初就遇到過融資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家企業來廣州發展的初期,和廣州本地的金融機構尚未有合作基礎,互相之間也缺乏了解,融資規劃的進展較為緩慢。對此,一方面我們通過投融對接、產融對接、榜單賽事等活動幫助該企業和金融機構增進了解,讓本地金融機構清晰地認識到該企業在廣州產業鏈條上的補鏈強鏈作用,同時也了解到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與未來發展的增長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這家企業符合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的入池標準,于是積極推動企業和相關銀行的接洽,通過提供專業的科技金融服務,幫助這家企業順利地獲得了包含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輔導等綜合金融支持。
在政策信息不對稱方面,企業知道政府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但特別是中小企業,不知道具體哪一條政策可以適配自己,而政府也需要為所出臺的政策精準地找到適配的企業集群和產業集群。我們利用大數據和政策大模型將企業數據和政策數據進行精準匹配和智能推薦,幫助扶持政策更精準地覆蓋到真正有需求的企業。此外,還通過提供政策解讀、講座培訓、申報輔導等系列政策服務,幫助企業落地政策申報的“最后一公里”。
有的時候企業對自身需求可能都不是很清楚。比如有的企業雖然有目標,但對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哪些資源支持,是不夠明確的。因為它獲取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因此,科技服務要主動幫助企業做整體規劃,而不僅僅是解決單點問題。
大數據分析助力資源精準匹配
南方財經:利用數據要素優化科技服務運營模式,需要把握哪些關鍵點?
李陽:數字化本身是一種手段,特別是當科技型企業要規?;l展時,首先是要解決效率的問題和運營競爭力的問題,然后是創新發展的問題??萍挤諔獮榭萍夹推髽I提供經營發展需要的資金、政策扶持、人才、技術、載體、服務、科創情報等支持,以此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和提升用戶體驗,甚至去打破原有經營的邊界,進一步開拓市場。這些要素需要在一個相對成熟便捷的、全流程一站式的科技服務體系框架中去運作,并借助數據要素匯聚連接相關資源、去提升資源的整體流通和利用效率。這就是“數據要素×科技服務”應著力把握的關鍵點。
在這個業務邏輯轉變和運營模式再造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數據要素價值是很重要的一步。我們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匯聚的海量數據資源進行分析,構建了數字化工具應用體系和數據經營體系,推動數據要素轉為生產要素。目前我們建設運營的廣州產業創新生態云平臺項目,就是以產業大數據為基礎,匯聚廣州市各類產業服務資源,解決產業規劃招商、政策匹配、金融服務、成果轉化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服務供給不暢等痛點。通過億級數據資源+大模型能力,提升各類資源匹配的精準性和使用效率。
南方財經:具體來說,數據要素可以怎樣為建立科技服務生態體系賦能、為推動產業集群發展賦能?
李陽:科金集團以支持政府決策、賦能企業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推動產業發展為宗旨,建設運營了廣州產業創新生態云平臺項目,規劃分期建設1個數據中臺和4大服務子平臺(產業招商子平臺、投資服務子平臺、企業服務子平臺、成果轉化子平臺)。項目現已匯聚超1億條工商數據、50萬家特色企業、5500萬條知識產權/政策、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30+條產業鏈、全國超900萬上鏈科技企業庫、10萬余項VC/PE投資事件和項目數據等數據資產,還自主研發了產業圖譜、政策計算器、企業科技創新評價模型、產業招商評價模型等模型,構建豐富的數據應用和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場景,為科技型企業和政府部門等主體用戶提供覆蓋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一期已建成的企業服務平臺是一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一站式創新服務和資源對接的平臺,實現了“找政策、找融資、找技術、找載體、找服務、做對標”等應用功能,打造科技服務合作生態圈,聚焦企業落地和成長需求,解決創新的痛點和堵點,推動企業創新升級。
在促進企業內部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價值協同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關注到垂類數據。廣州的技術應用場景非常豐富,許多企業將創新成果產品化,并在市場上得到驗證,在應用場景中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事實上,深耕特定場景領域的科技型企業,所沉淀數據的價值可能也不遜色于大型商業平臺。
比如,廣州的人工智能產業在應用場景方面就具有領先優勢,在生物醫藥、自動駕駛等許多垂類賽道都涌現出了很出色的企業,所積累的海量場景數據又為大模型訓練提供了豐富的語料支撐。我們也希望廣州人工智能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可以將這些關鍵要素串聯起來,發揮出更大的價值,使場景數據要素優勢成為推動廣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