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題組成員:
研究員:黃桂煊 薛茹云 唐曜華 陳子卉
數據分析師:張稆方
數據來源: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南財理財通
編者按:《機警理財日報》作為南財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南財理財通的金牌理財專欄,目前細分了現金、純固收、固收+期權、固收+權益、混合、權益、衍生品七大類,已實現對銀行理財市場的每日追蹤。為了進一步反映銀行理財行業發展現狀,南財理財通課題組特開設銀行理財月報獨家專題,力求及時準確研判理財行業趨勢、洞悉理財產品表現,以期為銀行理財行業轉型發展帶來參考價值。
本期,南財理財通課題組發布3月份銀行理財行業運作報告,對理財產品破凈情況、新發情況、到期情況和存續情況進行分析。
摘要:
破凈情況:因債市在3月下旬企穩回暖,3月末理財產品破凈率環比下降1.17個百分點,降至1.07%。固收類理財產品破凈比例再次降至1%以下,3月末破凈比例為0.58%,環比2月末下降1.15個百分點。混合類理財產品破凈比例7.7%,環比下降1.33個百分點。權益類理財產品破凈比例維持不變。
新發情況:2025年3月,31家理財公司合計發行了2,067只理財產品,環比漲超30%。從產品結構看,3月理財公司1月以內期限產品占比繼續提高,達到23.66%,環比2月份的21.2%提高了2.51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發行回暖,發行數量達到37只,環比2月份的18只有明顯上漲。募集情況方面,3月受季末理財回表等因素影響,新發產品募集規模有所回落,產品募集規模均值為2.43億元。
到期情況:2025年3月理財公司到期封閉式人民幣產品數量合計1,334只,環比上升46.43%。達標率方面,到期產品綜合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0.58%。固收類產品業績中樞達標率為41.64%,較2月下降了9.4個百分點,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1.98%。混合類10只產品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下限及中樞。
存續情況:從收益表現來看,權益類理財產品一季度表現最佳,平均凈值增長率達2.81%,其次是混合類理財產品,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0.66%,因債市調整,固收類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僅為0.53%。3月理財產品延續短期化趨勢,投資周期1月以內的理財產品占比19.56%,環比提高1.2個百分點,1~3個月投資周期理財產品占比也環比提高0.24個百分點。
債市企穩回暖,理財產品破凈率環比下降1.17個百分點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理財公司共有22169只存續公募理財產品,其中237只產品累計凈值低于1,破凈比例1.07%,相比2月末的破凈比例2.24%下降1.17個百分點,這可能與債市3月下旬以來企穩回暖有關。
從不同投資性質公募理財產品破凈比例來看,固收類理財產品破凈比例再次降至1%以下,3月末破凈比例為0.58%,環比2月末下降1.15個百分點。混合類理財產品破凈比例7.7%,環比下降1.33個百分點。權益類理財產品破凈比例維持不變。
公募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同投資周期破凈率均有所下降,尤其長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破凈率明顯回落,其中3年以上投資周期固收類理財產品破凈率1.09%,環比下降4.3個百分點。2~3年投資周期破凈率0.58%,環比下降1.91個百分點。1~2年投資周期破凈率環比也下降1.83個百分點。
從理財公司公募固收類理財產品破凈比例來看,3月末大部分理財公司破凈比例出現下降,大多降至2%以下,而2月末一度有11家理財公司破凈率超過2%。破凈情況的明顯改善意味著贖回壓力減輕。
3月末有7家理財公司公募固收類理財產品破凈率為0,破凈率為0的理財公司環比2月多了兩家。破凈率較低的還有浦銀理財、寧銀理財、交銀理財等。破凈率較高的理財公司則包括施羅德交銀理財、建信理財、上銀理財等。
短期限產品占比明顯提升,混合類理財發行回暖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2025年3月,31家理財公司合計發行了2,067只理財產品(同一產品登記編碼下不同份額合并計算),環比2025年2月的1,538只漲超30%。發行數量位居前三的理財公司分別為華夏理財、民生理財和興銀理財,其中華夏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超過150只。
從募集方式看,公募型產品發行數量為1,818只,占比近九成,為88.0%,私募型產品發行數量為249只。從運作模式看,封閉凈值型產品占比58.6%,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占41.4%。
從投資性質上看,理財公司2025年3月新發產品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產品數量占比超過95%,達到96.9%,環比2月份的97.8%下降了0.9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發行回暖,發行數量達到37只,環比2月份的18只有明顯上漲。權益類新發產品有兩只,均為民生理財的私募理財產品。
從風險等級上看,二級(中低風險)新發產品為理財公司發行主力,占比達到76.9%,一級(低風險)新發產品占比17.1%,兩者合計占比94%,三級(中風險)及三級以上風險等級產品占比6%,中高風險等級產品仍占比較低。
從投資周期看,3月理財公司1月以內期限產品占比繼續提高,達到23.66%,環比2月份的21.2%提高了2.51個百分點,是僅次于6~12月期限的第二大期限類型。相比之下,3~6月期限產品占比下滑至20%以下。可見,理財公司持續加大日開型、現金類等短期限產品的發行力度。
新發產品募集規模有所回落,冠軍產品規模不足50億元
從發行規模看,在剔除854只未披露規模數據的產品份額后,3月份理財公司產品合計募集資金2,954.28億元,產品募集規模均值為2.43億元,環比上月的2.93億元降超15%,達到17.06%。
從吸金單品來看,在理財公司3月新發公募產品吸金榜中,有6家理財公司產品上榜,信銀理財安盈象固收穩利系列產品穩居榜單冠軍,不過榜首產品“安盈象固收穩利十四個月封閉式137號”未超50億元,為47.66億元。光大理財“陽光金豐利572期”緊隨其后,募集規模為47.27億元。此外,交銀理財、民生理財、興銀理財也各有兩款產品進入榜單前十。但總體來看,3月受季末理財回表等因素影響,新發產品募集規模有所回落。
從定價水平看,3月產品期限定價呈現雙向變動現象,6個月以上的中長期限產品定價有所上升,其中3年以上期限產品定價環比上漲0.24個百分點,不過3年以上期限產品定價僅為2.60%,低于6個月~3年(含)期限產品的定價水平。6個月以內的短期限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有所下行。
短期限到期產品數量占比環比上升
據南財理財通數據,2025年3月,31家理財公司合計有1,334只(按登記編碼核算)封閉式人民幣理財產品到期,環比上升46.43%。分投資性質看,固收類產品、混合類產品和權益類產品分別有1,287只、42只和5只。分募集方式看,公募型產品數量占比為85.9%,私募型產品占比為14.1%。分機構來看,平安理財、建信理財、中銀理財到期產品數量位居前三,分別為106只、93只和87只。
分投資期限看,2年以內期限到期產品數量占比達94%,合計到期1,254只。其中,6~12個月期限到期產品數量最多,為462只,占比34.6%。3~6個月期限產品數量占比環比上升5.44個百分點。
固收類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81.98%,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2.86%
因到期產品中掛鉤型產品數量較少,課題組主要對固定報價型產品和區間報價型產品進行分析(區間報價型產品取業績區間上下限均值作為比較基準中樞)。
在有披露到期凈值的1,102只封閉式到期公募人民幣產品(按登記編碼核算)中,固收類產品有1,071只,混合類產品有31只。該批產品綜合業績中樞達標率為41.38%,綜合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0.58%。
在固定收益類產品中,446只產品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中樞,占比41.64%,較2月下降了9.4個百分點,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1.98%。分期限看,6個月以內期限產品下限達標率在90%以上,其中1~3個月期限樣本產品下限達標率最高,為95.83%,其次為3~6個月期限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為94.88%。3年以上期限封閉式人民幣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為0。31只混合類產品中,10只產品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下限及中樞。
從到期產品業績水平看,固定收益類封閉式人民幣公募產品年化收益率均值為2.86%,混合類產品為1.92%。
固定收益類產品中,1~2年期限產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最高,為3.43%,其次為2~3年期限產品,為3.24%。因到期的混合類封閉式人民幣公募產品數量較少,僅有31只,各期限產品平均收益僅供參考。1~2年期限產品到期年化收益率較高,為3.48%。該期限樣本有4只產品,其中招銀理財智睿和穩健(安盈優選)系列兩只產品到期年化收益率超4%,拉高了該期限產品的平均收益率。
從機構情況看,理財公司整體達標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收益能力與客戶預期管理能力。在3月到期封閉式固定收益類人民幣公募產品(按登記編碼計算)中,中郵理財、浦銀理財、恒豐理財、華夏理財和寧銀理財等10家機構產品實現100%業績下限達標。此外,還有9家機構3月達標率也在80%及以上。
結合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看,杭銀理財3月到期的固定收益類封閉式人民幣公募產品表現較好,算術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約為4%。樣本產品主要為幸福99豐裕固收(穩利低波款)系列產品,投資期限在1年及以上,產品資產主要投向信用債和非標資產。高盛工銀理財產品到期年化收益率約為2%,主要配置存款存單,投資期限偏短,集中在3個月至4個月。
部分機構到期中長期限產品占比較高,平均年化收益率較高,但此前產品定價水平較高,而當前靜態利率處于較低位置,該類機構容易受此影響,達標率相對較低。部分機構選擇發行短期限產品,產品定價更為貼合市場收益水平,產品到期時達標情況通常較好。此外,“固收+”到期產品占比較高的機構業績達標率也容易較低。
在3月理財公司封閉式公募理財到期兌付榜單中(注:同系列產品僅取一只,投資幣種為人民幣),7家理財公司產品上榜。光大理財、招銀理財、杭銀理財、興銀理財、南銀理財、徽銀理財、上銀理財產品上榜。榜單冠亞軍均為“固收+期權”產品。本期有多只2年期及以上期限產品上榜。
一季度權益理財表現最佳
據南財理財通數據,截至3月末,31家理財公司共有25,563只理財產品(以產品登記編碼為準,包含公募、私募產品),其中固收類理財產品依然占絕大多數,占比92.16%,混合類理財產品占比5.55%,權益類理財產品占比0.64%,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占比1.57%。環比2月末,固收類理財產品占比進一步提高0.11個百分點,混合類理財產品占比下降0.16個百分點,權益類理財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占比變化不大。
從運作模式來看,開放式理財產品占比繼續提高,3月末開放式理財產品占比52.66%,環比上升1.48個百分點。封閉式理財產品占比則繼續下降。
截至3月末,存續理財產品數量最多的理財公司是信銀理財,共有1,998只存續理財產品,其次是興銀理財,有1,805只存續理財產品,招銀理財以1,768只存續理財產品排第三。
3月份短期限理財產品占比繼續增加,投資周期1月以內的理財產品占比19.56%,環比提高1.2個百分點,1~3個月投資周期理財產品占比也環比提高0.24個百分點。6-12個月投資周期理財產品占比繼續下降,3月末占比24.32%,環比2月末下降0.76個百分點。3~6個月投資周期降幅也不小,3月末占比12.02%,環比2月末下降0.69個百分點。
從不同投資性質公募理財產品2025年一季度平均回報來看,權益類理財表現最佳,平均凈值增長率達2.81%,其次是混合類理財產品,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0.66%,由于債市調整,固收類理財平均凈值增長率僅為0.53%。
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同投資周期2025年一季度收益表現接近,僅3年以上投資周期固收類理財產品2025年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略低于其他投資周期,僅0.45%。其他投資周期在0.5%以上。
混合類理財產品則呈現1月以內短期限產品和3年以上長期限產品2025年一季度收益表現更好的現象,投資周期1月以內的混合類理財產品2025年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95%,3年以上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85%。
從理財公司不同類型產品業績表現來看,人民幣固收類公募產品2025年一季度收益表現最好的理財公司為杭銀理財,此類產品2025年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7%;徽銀理財此類產品2025年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以0.68%排第二,南銀理財以0.66%排第三。排名前三理財公司全部為城商行理財公司。
混合類理財產品由于外幣產品僅一只,因此統計平均收益時不區分幣種。公募混合理財產品2025年一季度收益表現最好的理財公司為信銀理財,2025年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85%,其次是寧銀理財,此類產品2025年一季度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79%,匯華理財以1.59%排第三。排名居前的理財公司以股份行理財公司和城商行理財公司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