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潔 廣州報道
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對外發布。
根據《方案》,要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
在老年服務供給方面,要推進全社會適老化改造,支持地方試點探索、整體推進多層建筑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積極發展抗衰老、銀發旅游等產業,釋放銀發消費市場潛力。此外,還要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托育服務,完善養老服務價格形成機制。
“國家與社會積極回應老齡化社會的新需求,目前與銀發經濟相關的新產業、新經濟正在涌現?!苯洗髮W社會學系副教授、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養老特色基地研究員彭青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鑒于老齡化的縱深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利好的導向,我相信銀發經濟未來是一片藍海。”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發展銀發經濟正當時,而這需要保障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斗桨浮诽岢?,要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2025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銀發經濟新機遇
我國老齡化社會正在不斷深入。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3.1億人,占我國總人口比重2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有2.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15.6%。
這意味著我國超過1/5的人口進入老年。尤其是隨著經濟發展,老年人口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一個生機盎然的銀發經濟消費領域逐步出現。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制定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政策。那么,具體要怎么做?
《方案》提出,要推進全社會適老化改造,支持地方試點探索、整體推進多層建筑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積極發展抗衰老、銀發旅游等產業,釋放銀發消費市場潛力。
一些政策方向在此前已有體現。比如,在今年1月,《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對外發布,提出到2027年,構建覆蓋全國、線路多樣、主題豐富、服務全面的銀發旅游列車產品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目前多地的“銀發列車”已經開出。比如,3月9日,山東首趟“齊魯之星”銀發旅游專列Y64次從煙臺站駛出。3月15日,“鐵旅融合·區域聯動”京津冀攜手粵港澳首趟“京鐵樂游”銀發旅游列車從天津站啟程。
彭青云表示,隨著有錢、有閑、有品質的新生代老年人數量的增長,康養旅游、候鳥式旅居、老少同游將成為新常態。
“此外,智慧健康養老,以及醫療分子生物技術在抗衰老、預防老年疾病上的應用等消費領域也值得關注。尤其是隨著長壽社會的來臨,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人們對延遲衰老、預防慢性病的需求將大幅提升,由此催生出新的市場需求。”彭青云表示。
銀發經濟的發展,也為地方帶來新的經濟發展機遇。目前,不少省份發布了發展銀發經濟的方案。
今年1月,浙江發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創新發展老年用品產業、打造智慧康養新產品、支持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拓展老年旅游服務業態、發展抗衰老產業等。
3月13日,《廣東省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實施方案》對外發布,提出要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謀劃布局不少于2個國家級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智慧康養、抗衰老、康復輔助器具等潛力產業,在粵東粵西粵北布局銀發經濟集聚區,重點發展老年用品、旅游度假等產業。
健全基本養老保險調整機制
發展銀發經濟,需要提高老年人的保障水平。《方案》提出,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對老年人來說,只有醫療和養老這些他們重點關注的領域得到保障,老年人才有能力花錢、敢花錢。
怎么做?增加老年人收入是關鍵一環。
《方案》提出,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2025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逐步提升基礎養老保險待遇,能夠有效緩解社會養老負擔,降低預防性儲蓄,進而提升居民消費信心?!苯洗髮W副教授汪連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此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養老金的高低,與億萬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根據2024年6月發布的202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3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2121萬人。全國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4522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7268萬人。
那么,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具體如何落地?汪連杰建議,可以從五方面下手,包括完善待遇調整參數體系、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加強基金管理與投資運營、強化制度公平性、提高調整機制的透明度。比如,可以進一步推動基礎養老金實現全國統籌,統一繳費基數、繳費比例、待遇計算方法等制度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以來,我國每年都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這意味著2025年我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將從2024年的123元提升到143元。
汪連杰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基本標準偏低。2021年以來,適度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基本標準,成為充分展現基本養老保險“廣覆蓋、保基本”功能的有力之舉,對于穩步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增進社會福利水平有著不容小覷的現實意義。“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依據經濟發展成果適時調整養老金標準,有望逐步演化為一種常態化操作?!?/p>
目前,不僅僅是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基本標準持續上調,不少地方也提出,要提升地方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比如,廣東、北京均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汪連杰建議,地方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基本標準應重點參考以下因素: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物價變動情況、人口結構變化、居民收入增長。
“人口老齡化程度高、老年撫養比大的地區,在提高基礎養老金時需綜合考慮養老負擔壓力。地方人社部門應會同財政部門,定期對當地經濟發展、物價變動、居民收入等因素進行評估,適時提出基礎養老金標準調整方案?!蓖暨B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