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熊夏檸
廣東近日推出“政策粵動力”涉企政策系列宣傳視頻與第三批典型案例,視頻聚焦省委網信辦等14部門聯合推出的“廣東省優化營商網絡環境20條”。自6月底發布的“廣東省優化營商網絡環境20條”實施以來,網絡清朗護企已初見成效,從第三批典型案例來看,施策精準,并已有效打擊了一些蹭涉企熱點、發布不實信息抹黑企業、惡意詆毀企業等擾亂網絡營商環境的“黑嘴”自媒體。
在第三批案例中,“通信圈”等賬號長期集納炒作國內通信行業負面信息,抹黑攻擊敲詐企業,相關平臺已依法依約關閉上述賬號,并將賬號主體納入平臺黑名單管理。“大*財經”等矩陣賬號,蹭炒涉企熱點事件和熱點話題,惡意散布“民營企業離場論”等論調。相關平臺已依法依約對上述賬號采取禁言、關閉等處置處罰措施。“本*”“游*人”等賬號惡意抹黑攻擊某游戲企業形象聲譽,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發展。相關平臺已依法依約對上述賬號采取階段性禁言處置處罰措施。“賈佳 HondaYes”等賬號為博取流量,惡意詆毀企業品牌形象聲譽。相關平臺已依法依約對上述賬號采取階段性禁言處置處罰措施。
從這些自媒體的行為來看,無底線地吸引流量以獲取利益是唯一驅動力,這對企業正常經營造成了極大傷害。6月底,為了落實黨中央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廣東省委網信辦等14部門聯合制定《廣東省依法維護企業網絡權益若干措施》,圍繞六個方面提出20項舉措,重拳打擊涉企網絡侵權亂象,大力整治“自媒體”充當網絡“黑嘴”等突出問題。20項舉措的及時推出和實施,及時制止了這些網絡黑嘴的行為,為企業營商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并且也極大地穩定和提振了企業的信心。依法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促進省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作為全球重要的智造基地和我國新興產業和新技術的重要策源地,近年來,廣東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廣東正在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3月以來廣東實施開展的“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據悉,截至7月中旬已吸納超過10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這不僅夯實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也為粵企的做大做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了強大的人力資源動能。因此,企業的蓄勢發力、助力高質量發展,絕不允許被網上不良自媒體制造謠言、肆意抹黑、惡意中傷、干擾和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政策賦能正當其時,粵企加速未來可期。
廣東也是制造業大省,民營企業數量眾多,一直以來,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企業的營商環境,已不僅僅包括以往的一些招商措施、完善的法規和規范執法等“硬性條件”方面,網絡上的營商環境等“軟性條件”方面也至關重要,這也是凸顯一個地方營商環境“軟實力”的重要方面。廣東出臺優化營商網絡環境20條,意味著進一步將“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落到了實處。這不僅給企業正常營商吃了定心丸,也極大地鼓舞了企業家們專心致志把企業辦好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