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在關稅和“特朗普衰退”擔憂沖擊下,美股“跌跌不休”。
過去一周三大指數集體下跌,道指跌3.07%,創2023年3月以來最差單周表現,標普500指數跌2.27%,納指跌2.43%,連續四周收跌。
近期市場一直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影響,經濟衰退擔憂升溫,投資者情緒緊張,市場波動加劇。
盡管上周五三大指數有所反彈,但投資者仍小心翼翼。Globalt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經理Thomas Martin表示,消費者信心惡化,通脹預期上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走高。按理來說,這些因素會對市場造成壓力。因此,許多投資者在觀望這波反彈是否具備持續性。
可以預見的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沖擊才剛剛開始,對于美股而言,更大的考驗或許還在后面。
“滯脹”陰云籠罩市場
在美股持續走低背后,特朗普政策陰霾下的“滯脹”風險是關鍵原因,已經初步反映在一系列經濟數據上。
3月12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CPI同比增長2.8%,為去年11月以來新低;2月CPI環比增長0.2%,為去年10月來新低。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核心CPI同比上漲3.1%,為2021年4月來新低;核心CPI環比增長0.2%,為去年12月來新低。盡管通脹數據超預期走低,核心CPI創近4年新低,但仍顯著高于2%的目標。
此外,3月上旬公布的2月非農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已經降溫,未來還會進一步受到美國政府裁員的沖擊,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升溫。
隨著特朗普關稅政策范圍的不斷擴大,消費者也越來越擔心額外的關稅最終會導致更高的成本。
美國密歇根大學數據顯示,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滑。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57.9,創2022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遠低于預期的63.2。此外,消費者一年期通脹預期從2月份的4.3%躍升至4.9%,創2022年以來最高水平;5年通脹預期為3.9%,創1993年以來最高。
作為美國經濟的支柱,消費前景蒙陰也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壓力。雙線資本CEO、“新債王”岡拉克(Jeff Gundlach)表示,“看起來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有經濟學家預測今年美國衰退的可能性只有20%左右,也有人預測30%—40%。我認為,2025年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大,為60%。”
過去一個月,投資者對美聯儲今年降息次數的押注也有所增加,目前市場預計美聯儲今年將進行三次25個基點的降息。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短期看,目前市場預計本周議息會議將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強調需更多數據確認通脹趨勢,尤其在關稅政策落地前保持觀望;中期看,美聯儲6月或啟動降息,全年預期降息2—3次。但在美聯儲官員對通脹黏性保持警惕之際,如果關稅推高物價,降息窗口或延遲。
本周美聯儲點陣圖和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至關重要,投資者將密切關注。 Greenwood Capital首席投資官Walter Todd表示,過去幾周,市場對美聯儲的預期已發生重新定價,如果鮑威爾強烈反駁市場的降息預期,那么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
美股會否墜入熊市?
隨著“特朗普衰退”席卷華爾街,近期多家機構下調了對美股前景的預期。高盛將標普500指數的年終目標點位從6500點下調至6200點,預計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關稅上調以及更多的不確定性。
華爾街長期多頭、投資咨詢公司Yardeni Research總裁埃德·亞德尼(Ed Yardeni)將標普500指數2025年底的目標點位從7000點下調至6400點,稱其誤讀了特朗普對待關稅的認真程度。“特朗普2.0關稅風暴和全面削減聯邦勞動力的做法,正在對經濟進行嚴峻的壓力測試。”
不過,近期的回調并不意味著美股一定會進入熊市。根據Yardeni Research的數據分析,美股的回調其實相當常見,自1929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已經歷56次回調,其中只有22次進一步邁入了熊市,跌幅達到20%。
未來特朗普關稅政策走向至關重要。美國投行Evercore ISI首席股票及量化策略師Julian Emanuel表示,如果長期實施當前提議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經濟增長大幅放緩、通脹大幅上升。當GDP年增長率低于1.5%,核心PCE物價指數超過3%時,就意味著美國陷入滯脹。一旦這一情景發生,標普500指數或將在年底前跌至5200點,目前約為5600點。
風險之中也蘊含著機遇。方德證券高級分析師廖偲琴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短期內美股大概率有反彈機會。目前,美股市場情緒指標已經進入“極度恐懼”區間。過去兩年的經驗顯示,當恐慌與貪婪指數進入“極度恐懼”區間之后,標普500指數將在不久之后在技術上迎來反彈,當前需要的只是一味催化劑。
從中期來看,廖偲琴提醒,資金流出美國、流入歐洲和中國市場的趨勢尚未逆轉。從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和特朗普開始政策反復之后,此前流入美股的資金發生分流,而歐洲、亞洲等市場的表現也確實比美國市場更穩健。根據高盛數據,美股七巨頭的盈利增速已經有見頂的跡象,這對即將失去宏觀放水驅動的市場并不是好事,2025年美股或將發生一次“小衰退”,屆時或將成為投資者介入美股市場的良好時機。
在滯脹環境下,哪些股票會成為贏家?通常而言,能夠在經濟低迷時期保持穩定現金流的公司表現較好,醫療保健、能源、消費必需品等防御性板塊已成為標普500指數中的佼佼者。
全球財經日歷
周一(3月17日)
國家統計局公布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月度報告、中國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中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國新辦就提振消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美國2月零售銷售、美國3月紐約聯儲制造業指數、英偉達舉行GTC大會
周二(3月18日)
歐元區3月ZEW經濟景氣指數、歐元區1月季調后貿易帳、加拿大2月CPI、美國2月新屋開工總數、美國2月進口物價指數、英偉達CEO黃仁勛發表主題演講
周三(3月19日)
歐元區2月CPI終值、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議、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布會、印尼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國內成品油將開啟新一輪調價窗口
周四(3月20日)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和經濟預期摘要、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布會、中國一年期/五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巴西央行公布利率決議、瑞士央行公布利率決議、瑞典央行公布利率決議、英國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南非央行公布利率決議、美國2月成屋銷售總數
周五(3月21日)
日本2月CPI、歐元區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歐元區1月季調后經常帳、俄羅斯央行公布利率決議、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發表講話